过农历新年的回忆


看到日历,突然醒悟到再过一星期就是农历新年。在国内,在家乡,可是人人想过节,家家忙过节了。记得 小时候,妈妈牵着过我的手走到大港墘时,突然告诉我,再两天就是二九夜了!尽管是穷人家,过年的张罗也是大人的事。对于小孩,只有欢乐。街头巷尾,出现了用大竖锤往大桶里打米糕的人。外祖母家的大灶大锅升火了,外婆会坐在那里,连夜烧年糕。困难时期我在福州读大学时,还收到外婆托人带来的年糕。那年糕一块切成两半,我和在福州大学的滨姐各得一半。记忆又摇到更早时候,也是在福州,读子弟学校(小学 )时,春节后老师带我们小朋友们出游,在大街上我们用大皮鞋大力地踢正步。然后,在一个展览馆的石台 阶上停下来吃福州年糕。


小时候过年,外婆会给我们准备满满一竹篮的食品。竹篮是很大的,一个大人双手也抱不拢的那种。篮里还有外婆自种自酿的葡萄酒。有一次过年前在礼拜堂( |中文 |英文),我趴在后面的大条椅背上玩,不经意听到赖牧师说有救济米要分给困难的教友。我跟妈妈说了,她就去问赖牧师。在他住的二楼楼梯上,赖牧师说有,有我们一份 ,然后就进屋拿给妈妈,记得大概是一米袋,或一竹篮。那救济米,是美国的,好象还有奶粉。那是邻近49年解放的事。


新正了,我们换上硬硬梆梆的新衣服,装上妈妈给的红包,开始上街去玩。路过大港墘,先去我的干娘家。 她是开干果店的,因此有瓜子和红枣给我。然后去外婆家,外婆和舅父舅母都会给红包。外婆还会给每人煮 一碗面,面条上安放着一块诱人的大肥肉。我还曾带弟弟去他干娘家。他干娘很疼他,总给他很多东西,尽管弟弟不怎么肯叫她。我还去找玉霜姨。她家开的店有卖炮仗,因此给我们一些小连子炮。我们把成串连子炮松绑,一个一个慢慢放。路过一家门口看到鸡笼里有鸡,我立即把炮仗燃了放进去。结果当然是鸡飞人叫,挨了一顿骂,还成了跟我一辈子,证明我调皮的个人档案。


石码街上,最热闹的地方是以打石街为中点,从上码到下码,两边排满摊贩的街道。我较记得的东西是“风 雷”(竹筒做的,用绳子在空中转起来轰轰作响),“风吹”(迎风可吹动的纸制玩艺,不是风筝),木刀、木枪、面人,还有带赌注性质的转盘,用一分钱就可一试。中奖的有较大收获,没中的也有一小块糖块。 有一年,我看中一辆小汽车,手指大小的铁皮做的小汽车。正好大人给我钱叫我去买肥皂。到了街上,看到 二舅舅守德跟卖肥皂的摊贩*在聊天。看到我要买肥皂,他们就给我肥皂,不要我的钱。我就拿这钱到另一个摊点买了小汽车。回到家里,爸爸听我说出经过,马上用劈柴柴刀的厚背把小汽车砸成一团,从天井里扔到远远的屋顶上去,然后狠狠打我屁股。叔叔过来把我高高抱起,祖母围着护着我把爸爸挡开。那一天晚上,爸爸说不让我进去睡觉,妈妈就在客厅里边打毛线边陪我。后来,她进去看看,说爸爸睡了,就把我带进去。第二天,妈妈又悄悄带我去“园圈”的一家店铺,买了同样的一辆小汽车给我。那是我六七岁的事了,爸爸还在世。今天想起,多怀念啊。


挨妈妈打也有过一次,忘记是为什么事了。妈妈顺手拿起一把巴掌形的纸扇,打着打着,纸扇上的铁丝把我 的腿或脸勾出血。妈妈一见,抱着我痛哭起来。因为那时,我已经失去爸爸了。从那以后,妈妈就没有再打过我。


啊,这就是过农历新年的回忆。还是应了那句话,凡是过去的,就成了珍贵的回忆。以此文迎接2002年农历年,向妈妈、弟弟和亲友们拜年,并纪念不在人世的爸爸、内祖母、外祖母、二舅舅、和干娘。


燕南 2002年2月4日

*看到我这篇回忆的亲人后来告诉我:这个卖肥皂的摊贩就是因二战从缅甸回来避战乱的堂舅林守志,即守端姨的大哥。

 


partial hometown street map
石码镇街道图(部分)

 

 

nanweb3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

Updated November 13, 2015
网页更新
2015-11-13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