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回顾 这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刻,是回顾过去、瞻望未来的时刻。对客居异国他乡的我们,未来尚属未知数,但对过去是值得回顾的。过去的这一年,开始并不顺利。元旦刚过,就传来厦门大学对滞留不归的留学人员的家属逼迁宿舍的消息。他们限令家母及尚在厦大读书的儿子庄宏在十五天内搬出芙蓉三201--202。求爷爷告奶奶,连累林、陈老师帮忙奔走,求给留一间房,求给宽限到过完旧历年,都不行。远在美国的我们,只有乾着急的份。那芙蓉三虽然简陋,却曾经是我们七个人(妈妈、我和丽卿、庄宏庄伟,还有杰英、莹芳)十一年多的窝。那家当虽然破烂,却都是不灭的物质,而且还有我与外语结缘三十年中买的书。终于,老郭从厦大一条街拖来一堆纸箱,弟弟从龙海请来人和车,全部回龙海老家去了。 四月二十八日下午二时四十五分,我的恩师林疑今教授逝世。我没有能像其他老师同学那样在他的病床前守护,也没有能到他的灵堂上去守灵。我们只能在电话里苍白地安慰师母几句,把他的安静的、无痛的去世作为一种安慰。只能让我的同学兼同事小庄及我们的儿子庄宏在追悼会的名册上写下我们的哀思,让无力的文字记录我们深重的悲痛。十三年来(从一九七八年进厦大当研究生起),他和师母对我们一家的恩德,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六月底,威拉姆特(Willamette)大学Melaney等三位老师去中国旅游。 我幼年失父,但无比慈爱的母亲却佑护了我成长,给了我任性,却也给了我个性。我不能忘记母亲怎样为了我们放弃了自己的青春。我不能忘记母亲怎样省吃俭用,在六0年到六二年的困难时期,从信封里一次又一次寄来了几块钱,几斤粮票(我那时在福州读大学)。那是一些饥饿的日子,却是亲情友情充裕的日子。我忘不了福州朋友健飞和他的一家,当我与他的众多的弟弟妹妹在“平形四边形加补助线”的木板屋里排队吃稀饭。 我忘不了大学的同学文宗与箴英。四年同窗,他们把我当弟弟。我还记得七十块钱买的那架二十年代的Royal牌的英文打字机。钱是妈妈变卖家俱凑来的,还有文宗箴英的。文革时,我有幸不必投入,也不必卷入,倒有时间与兴致学其他本领,并结识了情同手足的慕适。后来,辗转循环,又可以教书,也有钱买书了。书不尽有情 ,学生,特别是业馀学校的学生,是最有情的,直至今天(谢谢你们)! 这些,都是回忆,在威大放映室,伴随一片片幻灯片。后来,屏幕上出现了妈妈和儿子的照片,栩栩如生,唤之欲出。我先是屏住呼吸,后来却不禁叹了一口气。四年不见,实在太久了。八月份,经Melaney等三位老师推荐 ,威大录取庄宏,并给他一笔奖学金。我们满怀希望,希望他能顺利拿到签证,因为读本科的拿到奖学金的不易,而威大又是美国西部的一所名校。但是,美国领馆又一次拒发签证。消息传来,丽卿几乎急病了。还是我们的美国朋友,急我们所急,为我们祈祷,替我们交涉。终于,美国领馆同意让庄宏作为探亲前来,先提是在他二十一岁生日前入境。
一年前,庄伟乍到,就进入一所普通高中,与同龄的美国孩子同班上课。刚开始,英语的难关真不小,不少单词,我读研究生也没见过。文化差异,也无形有形皆在。如中国文化讲究谦虚,老师提问时没问到别说(懂装不懂);讲究面子,有问题不一定敢问(不懂装懂)。到了美国,不答问就输了,不提问就更输了。看庄伟读 一年美国高中,也看出美国教育机制(workings)的可取之处:重视学校与社会与家长的挂勾,注意用有所学,因人而教,科学知识结合实用技能,特别是尊重个性、人性,推崇多元、宽容、博爱,培养独立性、创造性, 扶植荣誉感、事业心、公德心,提倡机会均等、竞争公平。 在美国读中小学,不仅学生负担少(作业少),家长也负担少(免费,连书本也不必自己买)。但读大学就不 同了。不仅功课重,而且学费奇贵(每年少几仟,多近两万)。好处是从美国父母的观点,孩子从十八岁起就算成人,他有自由,却也必须自立。美国的孩子有很坏的,却很少有娇生惯养的。既使是有钱人的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挣零用钱(并有权花自己挣的钱)。挣钱的途径不少,如替人看小孩(baby-sit,美国法律规定,父母不得把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送报(美国的地方报纸大都在早上六点三十分以前派送到订户家) ,做庭院,整理草坪,洗汽车,到加油站、餐馆、超级市场打杂,到海滩、游泳池当救生员,到深山、国家公 园当巡山员,等等。学生还可以把通过学校介绍的校外工作时间换算成学分。这样,许多想读大学的孩子到高 中毕业前已挣下一部份学费。进大学后,仍以可半工半读,或者靠联邦政府的贷款(就业后还)。另外,读书好的还有奖学金,家境特困难的还有助学金。此外,美国署假特长(三个月),大概就是给学生打工付学费罢。 美国人虽然同样崇拜金钱、名利、权势,却不会(至少不显露)瞧不起干体力活的。小孩从小就以打工挣钱为荣,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就知道不依赖父母,就学会理财。美国人的事业心大都很强,其表现就是敬业精神 :对工作、对产品、对顾客。在美国,当消费者是最大的享受--真享受。售货员是绝对好态度的,产品是绝对好质量的,而且可挑选可退换。美国人还大都很有礼貌,很有教养,很有公德心、慈善精神。为慈善机构、为公益活动捐金钱、捐时间(即义务工)的很多。感恩节、圣诞节大商场外常有人在寒风中摇铃募捐。不少家庭合家老小到公路傍、海滩上去义务收走废弃物(litter)。而且这些善行义举都是自觉自愿的,发自信仰,出自内心。 当然,也有黑暗面,也有杀人狂,也有种族歧视。但可能我们幸运些,可能我们生活圈子小,因为我们遇到的,无论在国内或在国外,可大都是好心人、热心人。就拿庄宏申请来美,在国内,多亏几位亚姨帮大忙。在美国,一位众议院议员为庄宏给美领馆写信发电传。庄宏到后,还亲自来参加威大老师为庄宏开的欢迎会。庄宏呢,他到美的第二星期就去威大傍听,下学期就正式上课。 因此,感谢主,感谢你们,经过四年,我们终于可以在美过第一个团圆的圣诞。大年夜时,当你们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会时,希望你们也想着我们,并知道我们也想著你们,并感谢多年来你们对我们一家的爱护和关心。 写到这儿,突然间意识到,我们在这儿所真正缺的,并不是春节的联欢会或鞭炮声,并不是瓜子、芦柑、红糖。我们在这儿所真正缺的,乃是息息相关的你们,生我养我的土地。 恭 贺 新 禧!
|
![]()
网页更新 2015-11-18 Updated
November 18,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