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翀霄张氏九世家谱

4、张公厚快--洛阳张氏第十世 系谱录

 

 

 

 

 

张公厚快字仰瑜,号谦齐,洛阳翀霄张氏第十代

(击打照片均可放大)

 

 

张公厚快,宗澍公次子,字仰瑜,号谦齐。生于1880年,卒于1943年,享年63岁 。宣统年间秀才,掌管“太和春药房” 等张氏家业,成为洛阳张氏长老。

 
妻,陈氏三娘

妻,陈氏三娘,生于1882年,卒于1971年,享年89岁。墓葬泉州白叶村。育有三女四子。女为:佩琼、凤乖、凤巧;子为:开权、开威、开拔、开茅(详见传宗世系表)。

长女佩琼(开权大姐),婚嫁泉州北门外林进士家。其公公兄弟同为清嘉庆年间进士,故有泉州“双进士第”。夫婿林康彝,官员,生有传麓、传仁二子及四个女儿,小女儿传环为厦门集美水产学院退休老师。

次女林凤乖,三女杨凤巧,均为仰瑜公亲生女儿。因家族封建,重男轻女,自幼送给洛阳屿头村林家及杨家为童养媳,故改姓。在世时均有来往。凤乖后移居香港。凤巧留居屿头村,均已仙逝。

张氏家族人多业大,并非家境贫困养不起女孩。但当时的封建观念,家族只能留一女。长女当宝贝,其余的女儿就要交别人扶养为媳。故旧社会惠安一带妇女的命运是全社会最低下,最悲惨的。

张公仰瑜为人厚道,以德育人。身为张氏泉顺长老,深得宗族尊敬。原泉州白叶村多住困难村民,受仰瑜公膳养,其村也得以保护不被匪夷欺辱。张公经营药店,对医术甚为精通,并将其医术药术传于次媳素琴,服务周边乡民。1943年因长期干旱无雨,张公带领乡民在洛阳桥头摆宴设供,求天公降雨,普度人间。因劳累过度受风寒,不幸与世长辞。墓葬泉州白叶村,全村百姓敬其为祖坟,悉心保护。

 

先主仰瑜公妣陈氏坟墓 1943年建

(击打照片均可放大)

 

张家人多业大,多人为朝廷官吏,享皇朝奉禄,遵孔孟之道,家教严格,人员等级辈份分明。当时全家100多人合在一起吃饭,各房媳妇轮流煮饭,用餐需分三批:第一批为长老、父子、孙辈;第二批为婆婆、姑嫂;第三批为媳妇们及亲属妇女辈份。用餐时只能一次夹菜,不得重复二次夹菜,一般只夹面前的菜,不得跨越夹菜。这些封建礼数倒也带给张家子孙尊老敬老,孝顺父母,妯娌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战乱期间,洛阳一带土匪四处抢家劫舍,开茅曾经被土匪挟持至荒山野岭匪徒洞穴,后来用来赎身的银元是用担挑的。开威夜里上房顶逃脱,从房顶跳下,摔成骨折,医治不愈至残。

祖母陈氏嫁张家后,过着锦罗绸缎,参茸燕耳的生活。1947年后与其四子开茅一家共同生活,由开茅夫妇抚养至1971年病逝于厦门。火化后骨灰由第二子开威捧至洛阳白叶村与其夫仰瑜合墓。

2006年因该地被政府征用,经孙辈们协商集资,由基鲁基琛将墓与第二子开威墓地一并迁至厦门,合葬于厦门同安区“厦门安乐园”,至2006年6月15日完工,供子孙碣拜。

(击打照片均可放大)

(击打照片均可放大)



泉州洛阳翀霄
张氏九世家谱

泉州洛阳翀霄张氏九世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