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您收到了吗?

春节前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大陆看望高龄的母亲。动身前一个月,就给母亲寄去我的行程表。姐姐和侄女们来信说,母亲接到我的行程表后,天天拿着那张纸,计算着我还有几天就可到家。

到家的第二天,就是母亲的九十岁生日。母亲的七个儿女,除了小妹还在香港,都回来了。这是一次难得的大团圆。有年迈的妈妈在旁,而且健康快乐;有久别的兄弟姐妹们在旁,而且亲热和谐,生日宴会上举杯祝酒时,我真满足极了,高兴极了,感激极了。而且,母亲的身体比四年前我回去时更好了。那时她有过两次脑溢血,医生都发出病危通知了。这次老人家是恢复得很好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往事大都记得住,是非大都分得清,而且天天看电视、报纸和小说。母亲没上过多少学,却极爱看书。据说怀我的第二个姐姐时,因连夜点着蜡烛躲在床上看旧小说“孟丽君”,火烧着了蚊帐,差点酿成火灾。我那二姐生下,也就以“丽君”命名。文化大革命时,各种书籍被收缴一空,只剩下毛泽东那几本乏味的“选集”,母亲也拿来读了。母亲的其他读物,还包括当时市场购物的包装纸,多为旧报纸,脏兮兮,湿漉漉的。母亲会坐在厨房的小凳上,双手四个指头捏着,瞄着读着那上面的字。

母亲一生操劳,为了养育我们七个兄弟姐妹,再苦再累再脏的活她都干过。她扛过石头,抬过死人。有一次扛石头时力气不支摔倒,砸到牙槽,满嘴是血,她擦干净了又继续上工。因为我父亲的“历史问题”(父亲在国民党时期当过保长),她还长期受到歧视以至虐待。

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那时还有机会读大学读专科,但毕业后都按政府安排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工作。父亲去世后,小妹去了香港,我也来了美国,书籍报纸更成了母亲离不开的伙伴。每次问她需要什么东西,她总是说:“信。只要你们给我多写信。”所以,来美近十年,我每个月必定给母亲写一二封信,告诉她我们这里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春节在家的这短短一个月,因探亲访友或接待客人,实际上在家好好陪母亲的时间并不多。离开时,看得出母亲很难过。她问我她还能看到我吗,我说当然会的,我会努力挣钱,再尽快回来看你的。她点点头说那我等你,并一再交代要给她写信。返美后我先用电子信函托朋友给她一封平安信,一星期后又发出一封用电脑制作,有图(回家时拍的照片)有文的信。我告诉母亲,此次回家,我做了只有在母亲身边才能做到的甜蜜的梦。信发出一个星期,突然接到电话说母亲赫然去世了。母亲无病无痛,晚饭后坐在椅子上洗脚,突然就停止呼吸了。回家奔丧的兄姐说,多年来我们出门在外的兄弟姐妹们给母亲的信,母亲都存在一个纸盒,他们已经在母亲灵前把这些信焚烧了,以让爱读书读信的母亲带走。可是,我一星期前寄出的这封信,母亲:您收到了吗?

女 1999年3月21日

 

 

nanweb3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

Updated November 10, 2015
网页更新
2015-11-10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

 

Welcome to Yannan's Website! 欢迎您造访燕南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