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〇年在九湖过年
什么是“三年困难时期”,困难到什么样子,用智能手机的一代人大概是不知道的。
燕南 写于 2003年9月23日,修改于2017年1月15日
人在美国,特别在华人很少的俄勒冈州Salem市,春节只是央视四台的事,或国内亲友的事。回到家乡,离春节还有十天就闻到年味。“京东”网购物,商家们已经在声明何时物流会暂停。出门办事或亲友来访,全部以春节为时间轴。现在物质丰富,天天都可以过年,但五十七年前在九湖的那个难得的过年,永远铭纪心中。

我1959年9月考进福建省师范学院外语系。第一个春节我没有回家,因为觉得才离家不久,舍不得花路费,就留在学校过年。第二个春节,即1960年春节,我和同学林璨琦商定坐五块多的慢车回去。当时火车慢车比快车省一半的钱,但一路逢站必停,上下客。到鹰潭还要等五个小时转车,总共花了十八个小时。到漳州时,我全身上下是煤灰,而且没钱付从市区到淇塘的一毛五分钱自行车车资。载我的农民同意先载人后付钱。到了淇塘,天已黑了。弟弟正好在门口劈木炭,看到我喜出望外,说妈妈正哭呢。妈妈见到我破涕为笑,赶忙掏钱给载我的农民车夫,还多给了几角钱。那天晚上,我和弟弟提着煤油灯巡视了营业所的各个门户才敢去睡,因为那些门户和墙壁不是木制砖沏,而全是竹蔑编的。
|